<video id="l5r7j"><dl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l></video>
<video id="l5r7j"></video><dl id="l5r7j"></dl>
<video id="l5r7j"><dl id="l5r7j"></dl></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output></dl><video id="l5r7j"><dl id="l5r7j"></dl></video><video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output></dl>
<video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elect></video>
<video id="l5r7j"></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dl>
<video id="l5r7j"><dl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l></video>
<dl id="l5r7j"></dl>
<dl id="l5r7j"></dl>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dl>
<video id="l5r7j"></video>
<video id="l5r7j"></video><video id="l5r7j"><delec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delect></video>
<dl id="l5r7j"></dl>
<dl id="l5r7j"></dl>
電話

殯葬人談如何貫徹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發布者 :admin 發布時間 : 2022-06-28 人瀏覽


中國社會報記者 路建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明確提到“推進鄉村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等,在殯葬系統引發關注。記者近日就如何貫徹落實好《方案》,在鄉村建設行動中如何做優做細殯葬工作采訪了幾位基層民政人。

 

基層殯葬改革進行時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殯葬工作和殯葬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出臺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每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對深化農村殯葬改革提出要求。久久為功,基層的殯葬改革推進怎樣?成效如何?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全區城鄉殯葬設施存量不足,給周邊農村散墳整治和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民政局黨組成員、殯儀館館長鹿超道出了當初推進殯葬改革的動因。作為解決農村散埋亂葬、深化殯葬改革的重要抓手,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工作必須加快步伐。為此,煙臺市福山區將公益性安葬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形成覆蓋區、鎮、村三級的公益性公墓規劃編制圖,共規劃墓位25.73萬個;同時,堅持建管并舉,鼓勵政府主導、國有或社會資本參與公墓建設管理,建立了透明合理的立體式消費格局,并出臺《福山區散葬墳墓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力爭2025年完成全區散墳整治工作。

 

“長期以來,雖然吉安一直在倡導殯葬移風易俗,但因鄉村地區公益性骨灰安葬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推行遺體火化沒有帶來根本性變化。”江西省吉安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陳琳之表示,吉安自2018年全面啟動殯葬改革工作以來,本著“節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把鄉村公墓(骨灰堂)等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好、管理好作為解決群眾葬有去處、根治散埋亂葬的關鍵所在,通過依山就勢建公墓,最大限度保護自然原生態,目前全市已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3344處,實現了墓在林中、墓在景中、見林見綠不見墓。

 

“陽信縣不僅將殯葬改革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而且列入了縣人大代表票決出來的‘10件民生實事’。”山東省陽信縣民政局移風易俗工作辦公室主任孫連玉說。近年來,陽信縣委、縣政府一直對殯葬改革工作高度重視,每年將殯葬設施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出臺《關于推行惠民殯葬服務費減免政策進一步加強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獎補政策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自2019年至今,建設縣級人民紀念堂1處、鄉鎮(街道)公益性公墓24處、村級骨灰堂6處。

 

農村移風易俗階段效果顯現

 

鄉風文明,一直是我國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指標。今年《方案》再次強調,要“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近年來,各地推進農村殯葬移風易俗又是怎樣做的呢?

 

“2018年,縣民政局專門成立了‘移風易俗工作辦公室’,負責全縣移風易俗宣傳、殯葬改革事項、公益性公墓建設、紅白理事會骨干成員培訓、紅白喜事指導標準修訂、違法殯葬及惡俗婚鬧處理等職責,全面推進殯葬改革。”孫連玉表示,為深入推進殯葬移風易俗向縱深發展,陽信縣近些年還自編自導自演拍攝了多部反映陽信縣移風易俗及殯葬改革的短視頻。今年,又創新打造了“1010”項目試點工程,即在10個鄉鎮(街道)建設1處婚禮婚俗文化幸福廣場和殯葬禮儀服務驛站,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節儉、文明的服務場所,搭建人人用得起、用得上的平臺。

 

“我們主要從三個層面入手:一是群眾層面,福山全區成立了9支移風易俗志愿者服務隊伍、2個移風易俗工作督導小組,打造了5個移風易俗示范點;二是政府層面,為了有效保障基本需求、滿足合理個性化需求,近年來,我們持續推進惠民殯葬服務升級,通過打造智慧殯儀‘一鍵式’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了城鄉居民基本殯葬服務‘全免費’,累計減免300余萬元;三是社會層面,對所有殯儀服務機構和社會接運車輛進行規范化管理,出臺相應管理規范和考核機制。”鹿超說。通過系列舉措,福山從社會層面倡導群眾破除陋習,喪事簡辦,不斷把殯葬新理念新模式轉化為群眾的行為習慣和準則。

 

在革命老區江西吉安,近年來農村殯葬移風易俗工作扎實推進、亮點不斷,陳琳之特別強調宣傳引導的重要性。“我們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短信、微信等載體,發揮‘民嘴講堂’、新時代‘傳習所’等平臺作用,講清農村殯葬移風易俗的好,闡明大操大辦陳規陋習的弊。同時,切實落實多項惠民政策,穩妥有序有力推進散埋亂葬整治。目前,全市整治散埋亂葬墳墓19.15萬穴,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過去的亂葬崗如今成了移風易俗的‘示范園’和群眾鍛煉休閑的‘人文公園’。”

 

示范引領與行動自覺

 

殯葬工作是一項涉及多個領域、多個方面的復雜工作?!斗桨浮访鞔_提出,“健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等機制,治理高價彩禮、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不良風氣,推廣積分制、數字化等典型做法”。這無疑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

 

“在基層,推進殯葬改革一項重要的舉措便是建立紅白理事會。”鹿超表示,從效果看,在農村地區,對于紅白理事會規定的控制喪葬規模和限定酒席標準等,群眾普遍持肯定態度。福山區各村紅白理事會成立以來,積極宣傳引導,親力親為服務,村“兩委”干部也帶頭服務,全區殯葬移風易俗形成了“紅白喜喪,勤儉節約;孝老敬老,厚養薄葬”的新風尚。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干部看支部,黨員看模范。”孫連玉認為,鄉村建設中的殯改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村‘兩委’干部和紅白理事會成員提前介入指導下,對喪事活動做到跟蹤問效,如何用行動換取群眾的支持和信任,這是一門學問。”他還舉了一個例子,該縣水落坡鎮小劉村黨支部書記魏國臣,為把村里散埋亂葬的500余座墳頭徹底整治,頂著很大壓力,做了大量工作。他自費購買音響、白花、黑紗等殯葬用品,免費提供給喪戶使用,村里老人去世后都到村紀念堂辦喪事,喪戶不花一分錢。

 

對此,陳琳之也有同感,“吉安市目前已成立紅白理事會2984個,正是通過全市將殯改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和強化黨員干部示范引領作用,使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對克服喪葬陋習、抵制不良風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可。”時下,各地各單位已將帶頭執行殯葬改革政策納入黨員干部“兩承諾一報告”內容,下一步,如何探索殯葬領域積分制、數字化改革,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命題。

 

原標題:更優更細推進基層殯葬工作——殯葬人談如何貫徹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

 

來源:民政部網站

廣告
網絡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