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l5r7j"><dl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l></video>
<video id="l5r7j"></video><dl id="l5r7j"></dl>
<video id="l5r7j"><dl id="l5r7j"></dl></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output></dl><video id="l5r7j"><dl id="l5r7j"></dl></video><video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output></dl>
<video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elect></video>
<video id="l5r7j"></video>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dl>
<video id="l5r7j"><dl id="l5r7j"><delect id="l5r7j"></delect></dl></video>
<dl id="l5r7j"></dl>
<dl id="l5r7j"></dl>
<dl id="l5r7j"><output id="l5r7j"></output></dl>
<video id="l5r7j"></video>
<video id="l5r7j"></video><video id="l5r7j"><delect id="l5r7j"><font id="l5r7j"></font></delect></video>
<dl id="l5r7j"></dl>
<dl id="l5r7j"></dl>
電話

陜西唐武宗陵園發掘10件蕃酋像 均沒有頭部


發布者 :admin 發布時間 : 2020-08-22 人瀏覽

唐武宗,歷史上著名的“滅佛皇帝”,去年,我省考古專家首次對其陵園部分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昨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經過一年的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在陵園的蕃酋殿遺址發現了10件殘損的蕃酋像,令人奇怪的是,這些蕃酋像均沒有頭部,而且在東門北側門闕未見天子的三出闕。

端陵:門闕緣何未見三出闕?

唐武宗端陵位于我省三原縣東北的桃溝村東北,東距唐高祖獻陵4公里,西北距唐敬宗莊陵約6公里。2013年,我省考古專家對唐武宗端陵陵園東門北側門闕和南神道西側蕃酋殿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并對陵園南、北神道掩埋于地下的石刻進行了清理,對石刻進行了測量記錄。

考古發現,唐端陵東門北側門闕為夯土結構,平面形狀為梯形,其東西長約24米、南北寬約15米、北端寬約13米。闕體主體現存高約3.5米,未見夯筑傳統的所謂三出闕結構。“闕”是中國古代陵園的一種標志性建筑。它不僅是宮殿的重要裝飾物,而且是國家頒布政教法令的地方。闕有單闕、二出闕、三出闕之分,天子用三出闕。在此前的漢陽陵、唐睿宗橋陵等帝陵都是三出闕結構,為何唐武宗的端陵沒有采用天子所用的三出闕呢?據負責該項目的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建林說,這主要是在唐代晚期,帝陵陵園的形制有所簡化,就沒有再采用三出闕。但在唐之后,也有帝陵采用三出闕。

10件蕃酋像緣何都沒有頭?

在端陵的地面上,現存石刻較少,有4件石人,2件石馬,2件翼馬,1通石柱,其余石刻或遭損毀、或掩埋于地下。

此次發掘共清理石刻37處近50件組。而令人奇怪的是,在北門還發現了石虎,有學者認為,在唐朝,石羊、石虎均為人臣之墓,設置石羊意為皇帝希望人臣像綿羊一樣溫順,而設置石虎,則是希望人臣像老虎一樣為君主服務。那么,為何唐武宗的端陵設置有石虎呢?

據考古專家介紹,在目前的發現中,已在四個唐陵前發現有石虎,但都是在北門發現的,而非正門,這也說明了設石虎與是否是帝陵沒有直接的關系。而且唐武宗崇奉道教,種植柏樹、設置石虎也是道教的一種講究。

在蕃酋殿,考古人員共清理10件蕃酋像,但均已殘損。去年,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蕃酋像原先都埋在了地下,橫七豎八地倒著,經過考古專家的扶正后,這些蕃酋像身高與現代人差不多,而且這些蕃酋像均沒有了頭,從衣著上看均具有少數民族特色,具有寫實風格。

在陵前設置蕃酋像,目前最為有名的是乾陵的六十一蕃酋像,參與端陵考古調查與發掘的考古專家張博介紹,在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唐太宗昭陵之后的唐代帝陵都發現設有蕃酋像,其中昭陵所豎立的14國蕃酋像,是當時臣服于唐朝的14個少數民族酋長的石刻像,歷史上是有真人的,每個石刻像上還刻有名字。蕃酋像最初是真人,后來就不一定是真人了。此次在端陵發現的蕃酋像都是“等身大”的。

那么,緣何這些蕃酋像沒有頭呢?張建林說,對于大型石刻,人的頸部比較細,而且整尊石刻又特別重,所以頭部就最容易遭到盜取和破壞。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石刻頭像也常被單獨收藏,這也導致石刻頭像的丟失。

據介紹,此次通過對端陵陵園石刻的清理,發現了大量掩埋于地下的石刻,為制定保護規劃和對倒伏于地下的石刻進行扶正復位提供了參考依據。

唐武宗其人:曾發起“會昌法難”

在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武一宗”的滅佛事件,其中“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榮。唐武宗就是端陵的墓主人。

唐武宗生于814年,在840年繼位,唐武宗在位時,崇信道教,但當時佛教勢力盛行,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收入,會昌五年(845年),武宗下令拆毀佛寺,經過數月,全國拆毀寺院、招提、蘭若共4.46萬余所,沒收大量寺院土地,大量僧人被迫還俗,佛教遭到嚴重打擊,被稱為“會昌法難”。846年,武宗駕崩,在位6年,終年33歲。

陵園價格

廣告
網絡祭拜